如果你真的下決心,為了擁有一口整齊健康的牙齒,進行牙周病治療或是植牙手術,但一經檢查才發現,牙齒的周邊骨骼(齒槽骨)
竟然萎縮不成形,即使動手術整牙,效果卻不盡如人意,這時,你該怎麼辦呢?
齒槽骨的萎縮,大多數的原因是缺牙時日太久所造成,如果不予治療處理,就對患者進行植牙及其相關的牙科手術,會因為植入物地基不穩固,造成植牙的效果大打折扣。因此,植牙的位置欠佳、植牙的咬合功能或是外觀不良等,都是必須承擔的手術風險。
若沿襲過去的方法,就是接受外來的骨粉,例如牛、珊瑚、人工合成等骨粉強化齒槽骨,效果也不差。但是近來人們對於狂牛症與庫賈氏疾病的恐慌,擔心經由人血或動物製品可能感染不可知的病毒、細菌;即使利用最先進的減毒技術,大部分也只是針對已知的疾病病毒,對於其他未知的致病原的防堵卻是無能為力。因此,方法雖好,效果也不錯,但必須承擔的感染風險卻讓人裹足不前。
新進再生醫學的觀念也帶入牙科治療:利用血小板中釋放出的生長因子刺激骨細胞的成長,因而強化骨骼的質與量。自體血小板移植術的製備方法為:患者於醫療院所抽血2OCC,
經由專用的血液分離機分離出「富含血小板血漿」(PRP) 與「寡含血小板血漿」
(PPP),再加入鈣離子形成凝血 ,最後混合上PRP,進一步產生凝膠狀物質;臨床應用是加上患者自身的骨粉,敷在萎縮的齒槽骨上,就完成了治療。 |